探索社会力量办赛新模式,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显担当



image.png

鲁北滨州,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热潮涌动,为全市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作为代表之一,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积极担当作为,主动站在助力城市发展和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开展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助力品牌赛事打造

最美金秋九月,相约品质滨州。近期,一场精彩的自行车赛“刷爆”山东骑行爱好者的朋友圈,在一个个展现速度与激情的照片和视频中,品质滨州的形象在大家的心中显现。这场自行车赛是九九黄河·“滨盛杯”2024滨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共有来自全球7个国家和地区的17支车队、700多名运动员齐聚滨州。

骑行滨州,横跨壮丽黄河,有“车在赛道行,如在画中游”的感觉。“本届国际自行车赛的举办,是我市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加强体育强市、健康滨州建设的具体举措,目的就是通过赛事全面提升自行车运动的普及率,推动全民健身的参与度,扩大滨州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助力品质滨州建设贡献体育力量。”滨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体校党总支书记彭建民说。

滨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从去年开始作为滨州创办的“九九黄河”品牌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亮相。作为赛事举办地的自行车运动组织,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从赛事创办之初便全心全意、全情投入参与赛事举办工作,助力滨州市打造国际自行车赛事品牌。

“今年滨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我们协会接到赛事举办的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投入到相关工作,从裁判员到志愿服务等各方面均积极参与,与此同时,我们组织会员去到各县市区广泛发动宣传,动员各县市区骑行爱好者报名参赛。”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姚立军说,“家乡办赛,我们责无旁贷。”

除了连续多届参与举办滨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山东省沿海骑行大奖赛滨州站和“沿着黄河去码头”自行车赛等赛事,几乎每届都不乏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的身影。不仅有众多会员参赛并取得佳绩,协会还派出精干会员,顶着风吹日晒忙碌着后勤和裁判保障工作,为赛事的圆满成功付出了努力和汗水。

引领全民健身风尚

在全民健身活动中,骑行运动有着独特的优势。加之近年来“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参与骑行的人也越来越多。滨州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广大骑行爱好者提供了数条安全、优美、空气清新的适合骑行的路线,尤其是渤海十八路和黄河两岸,更是成为滨州骑行运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基于良好的项目开展条件,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以促进全民健身为己任,逐步完善组织建设,广泛宣传骑行运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在协会的感染带动下,一个个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人,成为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大家庭的一员。

“尤其是今年以来,很多年轻人加入进来,骑行形成了一种热潮。”姚立军说。截至目前,滨州市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自行车运动协会或俱乐部,全市常年参与骑行运动的超过了2000人。

乘着九九黄河·“滨盛杯”2024滨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举办的东风,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已谋划好今后的工作如何再提升。姚立军表示,今年接下来的几个月,协会一方面组织办好自行车二级裁判员培训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夯实骨干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高质量办好面向全市骑行高手的自行车精英赛和面向广大爱好者的全民骑行赛。“另外,现在喜欢骑行的孩子也很多,我们准备联系学校走进校园,宣传骑行知识和安全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正确的骑行安全观。”

正因为有了一个共同的健康平台,广大爱好骑行的市民群众才会走进自然、享受运动、收获健康、放飞梦想。这群热爱生活的骑行人,已经悄然成为滨州市的一抹亮丽风景,勾画出滨州人的运动之美、生活之乐。

参与体育发展探索

运动滨州,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助力。近年来,滨州市体育局深刻领会社会力量在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建设运营体育场地设施、培育竞技体育人才、发展体育产业、弘扬体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落实“放管服”要求,鼓励、支持和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工作,发展体育事业,并在社会力量办体育上探索形成了四种模式。

针对资源聚合服务保障,滨州市探索“理念更新+示范引领+全员行动+评价激励”的体育头雁培育模式。将德高望重的退休老领导、知名企业家、专业运动员等充实进体育协会骨干队伍,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引领带头和示范作用,综合协调调动各方资源。目前,全市县级体育总会、乡镇(街道)级体育总会实现全覆盖,现有体育社会组织754家,全方位为市民群众开展运动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滨州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就是这种模式的社会力量代表之一。

此外,针对校园室内体育场馆短缺,探索“体育部门推动+地方政府认可+市场主体投入+家校企政社配合运营”的立体式校园场馆建管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专业公司落户滨州,推动游泳、体操、射击等多个项目成功落地,建成投用3个气囊综合体育馆、8个智慧游泳馆,全市校园体育场馆建设再添亮点。针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探索“市(县)队会办+立体赛训+奖补激励”的协会办赛管理模式。

市体育局每年进行赛事绩效奖补,支持各协会积极举办赛事活动,多措并举激发协会办赛、参赛热情。目前,全市各类协会每年参与和组织国家、省级、市级体育比赛300多项,涌现出一批赛训品牌协会和优秀后备人才。

青少年体育是体育的未来。针对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探索“体教融合‘1+1’体育技能示范校”创建模式。与中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合作,对近30项体育体力项目和10多项体育智力项目,提出初级、中级、高级标准,对示范校按学生达标比例实行星级管理。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市实验学校南校区等示范校都有10多个体育社会组织(俱乐部)进驻,国际跳棋、国际象棋、五子棋、体育舞蹈等多个项目走进190多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累计培训200多万人次。

如今,滨州市正全力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社会力量不可或缺。姚立军表示,协会将积极参与体育事业发展模式探索,持续推广普及骑行运动、助力营造良好氛围,为滨州市的创建作出应有贡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数:440   发布时间:2024-10-17 14:28:11   更新时间:2024-10-17 14:39:28
正在加载评论...